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第3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盛大举行,为品牌营销行业的广泛交流搭建了平台。在11月28日开幕式首日举办的数智生态发展大会上,新成立不久的品牌营销生态安全服务中心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筑牢数字营销安全防线、推动行业高质量前行。
品牌营销生态安全服务中心召集司法界、学术界、技术方、运营商等相关方参与行业共建,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邀请行业各界优秀专家担任智库顾问,并招募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腾讯、京东、宝洁、伊利、雀巢、飞鹤等作为成员单位,旨在通过整合品牌、技术、司法、ESG等多领域资源,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广告环境。
品牌ESG优秀实践案例发布:担当社会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注重可持续性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已成为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创造、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有力促进广告行业全方位贯彻 ESG 理念,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品牌在ESG领域的优秀实践范例,品牌营销生态安全服务中心面向全行业开展品牌 ESG 实践案例征集行动,推动 ESG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切实助推品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案例征集得到了行业的积极参与,最终经过行业专家的评选,中信集团、中国联通、抖音集团、百度集团、小红书、始祖鸟等企业案例收录于2024年度品牌ESG优秀实践案例库。中国广告协会技术标准部主任、互联网广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崔妍为相关企业代表颁发收录证书。
这些企业在 ESG 领域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为广告及品牌行业全面推进 ESG 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路径。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度嵌入 ESG 理念于品牌核心价值与营销传播链条,全方位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推动行业迈向绿色、创新、包容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共同塑造广告业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彰显中国广告业担当与智慧。
互联网广告典型司法案例发布:强化法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为进一步发现并推广互联网广告相关典型案例与司法实践,加强数字营销生态规范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品牌营销生态安全服务中心今年面向全行业开展典型司法案例征集工作。主要征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互联网广告相关司法典型案例,重点征集数据安全、流量异常、个人信息保护、合规风险等方面的刑事及民事案件。案例征集工作得到了广告界和司法界的积极参与,最终经过专家评选,相关案例获得了收录。中国广告协会技术标准部主任、互联网广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崔妍为案例代表企业颁发证书。
这些典型司法案例是行业法治建设重要指引,以直观案例唤醒从业者法律敬畏之心,企业应将法律规范融入广告业务全流程,从策划创意、投放执行到效果评估,加强内部法务审核与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确保广告活动合法合规,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行业整体法治水平,营造健康有序广告市场环境。行业协会与监管部门可依案例反馈,完善广告法规政策、优化监管执法流程、加强协同治理,形成法治建设合力,推动数字营销行业从无序竞争走向规范发展、从粗放管理迈向精细治理,为行业可持续繁荣奠定坚实法治基础。
安全风险研究发布:净化广告流量生态,提升行业诚信度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广告市场也出现了灰黑产从业者进行广告作弊活动来获取非法的广告收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陈国兴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关于数字广告生态安全风险最新研究报告。陈国兴表示,广告作弊检测是一个攻防双方不断博弈、进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虚假流量注入到端侧的代码作弊再到合谋广告归因作弊,作弊手段的不断演化,也对现有的检测工具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中,尤其是合谋广告归因作弊较难甄别。在现有的广告网络中,一般采用AppID来标识App和广告位,广告主为目标App广告位进行付费。但如果低质量App通过冒用高质量App的AppID,在它的广告位上展示广告主的广告,就会导致广告主的损失:一方面在低质量App上去展示广告,有可能会损害广告主的品牌声誉,另一方面即使广告主愿意接受这部分流量,但为这部分流量支付了更高的单价。这部分作弊行为被称为合谋广告归因作弊,即多个App使用相同的AppID来获取额外的广告费,就是在真实设备上的真实点击,但是在非期望的广告位上产生。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合谋作弊行为除了共用AppID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异常行为,所以很难用现有的检测工具去检测,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所有App代码,提取App实际使用的AppID,构建AppID数据库,并在数据库里交叉检验,检测作弊行为。
近几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已经在此方向上发布了多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安全会议论文,部分成果已经用于中国广告协会无效流量过滤协作平台、覆盖国内四分之一互联网品牌广告。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将联合中国广告协会,推出AppID数据库和数字营销技术平台能力测评系统,作为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于广大广告从业者。
安全风险研究成果为行业稳健发展提供核心技术保障。企业可借鉴研究成果升级广告监测系统、优化风险防控流程,提升抵御作弊风险能力。行业可依成果完善标准规范、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不断演变的安全挑战,净化广告流量生态,提升行业诚信度。
安全产品发布:创新驱动安全,护航数字营销生态
根据最新研究发现,随着实时竞价技术的引入,国内数字广告网络生态中,各参与方存在潜在合谋广告归因作弊的现象,通过合谋可以将广告流量放大数倍到数十倍,导致广告主严重的预算损失,也对营销生态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基于此,中广协与上海交通大学NSEC Lab、RTBAsia共同研发的AppID数据库,总结了现有广告SDK获取AppID的统一模式,通过在线检测,对App进行静态及动态检测,可识别存在合谋广告归因作弊行为的App和集群并出具结果,具有跨平台、跨SDK版本、抗代码混淆的特性。该研究成果《Unveiling Collusion-Based Ad Attribution Laundering Fraud: Detection, Analysis, and Security Implications》已在国际公认的信息安全领域旗舰会议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CM CCS 2024)上发表,对推动行业无效流量检测的统一性以及品牌营销生态的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会上,IAB China 执行理事、RTBAsia CEO范秋华作为服务中心合作方代表,发布了2024年互联网广告第一批AppID白名单,包括华为、腾讯应用宝、OPPO、VIVO四个应用市场的30款App进入首批白名单,更多AppID数据检测结果还将在服务中心官网定期发布。
2024年互联网广告第一批AppID白名单
品牌营销生态安全服务中心全力推动发布的互联网广告数据安全产品,是产学研深度协作结晶。范秋华发布产品时展望,该产品立足前沿的产学研技术融合创新,未来,研究团队将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网络安全分析技术趋势,拓展数据分析覆盖面和维度精度,为广告主定制的流量供应链安全策略与智能优化方案。凭借风险监测预警与智能处置响应系统,精准预警处置风险,提升投放效率与可测量度,为行业持久稳健发展助力。
未来,品牌营销生态安全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创新驱动与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整合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的优势,不断为广告营销及品牌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通过持续推出创新的数据产品和定制化服务,切实提高成员单位的竞争力,为广告交易保驾护航,让广告环境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同时,积极引领品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品牌营销中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欢迎更多的企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加入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官方网址:
http://digitalad.china-caa.org/EcoSafe/index.html
联系电话:
010-65924090
联系邮箱:
digitalad@china-caa.or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