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中国广告协会主办、中国广告协会法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承办的食品广告法律问题座谈会在福建龙岩成功召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专家学者及知名食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的广告市场整治工作要求,就食品广告法律合规要点、监管政策解读、违法案例分析及行业自律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食品广告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广告处四级调研员林强介绍了福建省食品广告监管实践经验,提出当前食品广告市场存在虚假宣传隐蔽化、普通食品非法宣称保健或医疗功效、"零糖""有机"等用语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净化市场需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同频共振,企业应强化自觉意识,诚信合规开展广告营销活动。
福建省广告协会荣誉会长黄应寿结合福建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与红色文化资源,提出食品企业和有关行业协会在食品广告营销中要充分体现地域优势,希望借助本次会议吸纳全国经验,推动福建食品广告行业规范升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中心主任徐娇指出,标准体系的完善是解决宣传边界模糊问题的重要路径。当前相关部门正加快推进营养标签标准升级与食药物质目录扩容,通过健全基础性标准,为各类食品的合规宣传提供清晰的技术依据,帮助明确成分宣称边界,解决企业在广告宣传中的困惑。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双舟提出,食品广告违法案件量连续多年位居各类违法广告首位,普通食品宣称保健功效是最集中的违法类型,主要表现为虚构成分功效、夸大使用效果等。他强调,"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类宣称需取得相应资质并在有效期内,药食同源食材宣传需严格区分"食材特性"与"功效断言"。
广州大学研究员王凌光结合司法案例和境外监管情况,提出当前食品广告纠纷案件中,常面临食材天然属性与功效断言如何界定、合理宣传与虚假宣传的边界等争议,建议企业建立健康宣称证据链,妥善留存文献、实验报告等依据。
中国广告协会法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委员谢旭阳分析了食品广告有关典型案例,强调食品广告的合规风险防控应从事后应对转向事前预防,提醒企业加强原料与成分的合法性审查、功效宣称的依据性审查、传播形式的合规性审查。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副主任白玉萍分析了保健食品广告监管的核心逻辑,强调功能宣称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范围内,药食同源类产品更要严守食品属性的边界。
中国广告协会法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委员吴均提出,针对食品广告领域,可依托技术手段覆盖多平台广告内容监测,重点关注网络端广告动态,同时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应对食品广告市场中的潜在风险。
企业代表围绕经营实际,就直播与广告的关系界定及责任认定、特色工艺食品宣传的合规边界、食品企业科技创新宣传重点潜在的不正当竞争风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希望后续能出台宣称指引清单、完善基础标准体系。
中国广告协会副秘书长赵践在总结中表示,食品广告关乎社会大局,推进食品广告规范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信息的需求,又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具体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原则。中国广告协会一贯坚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价值,不断提升行业自律能力,在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的工作要求,以及食品广告的社会治理中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中国广告协会将关注与食品广告有关的公共政策和技术发展,继续搭建各方交流平台,制定研发企业合规工具,深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广告纠纷等工作,推进构建安全、公平竞争的食品广告市场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