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热点
01
互联网广告
1.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专题新闻发布会
02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1.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征求意见稿)》
2.最高法:发布6个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
3.最高法:发布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
03
网络游戏
1.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
04
平台治理
1.国家网信办:发布《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
2.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
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的专项治理
05
知识产权保护
1.江苏省高院:对爱奇艺起诉某短视频APP未经许可传播热剧《狂飙》相关视频侵权纠纷案做出终审判决,爱奇艺获赔3000万元
2.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首例利用AI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
06
域外观察
1.英国议会:审议通过《数据(使用和访问)法案》
2.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发布《匿名化入门指南》AI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
3.韩国出版文化协会、电子出版协会等:就苹果、谷歌不正当抽取服务费的做法,已超过100家企业表示有意向美国法院提起集体调解
4.迪士尼公司、环球影业公司:向AI公司Midjourney提起版权侵权诉讼
5.内华达州总检察长:因Youtube算法导致年轻人沉迷,对其提起诉讼
News
01 互联网广告
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专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6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专题新闻发布会。针对虚假违法广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目前正在推进修订《广告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制定出台《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等,不断完善广告监管规则,持续提升广告监管规则的透明度、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并持续强化导向监管,严查依法严查损害国家主权尊严、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导向等违法广告;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执法。
News
02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1 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征求意见稿)》
来源:工信部官网
6月1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征求意见稿)》。为推动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汽车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指导下,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此《指引》。《指引》共四部分,包括:总则、重要数据出境、数据出境实施流程、汽车数据出境安全保护要求。《指引》明确数据出境活动适用主体与定义边界,还重点列举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六类业务场景下的重要数据类型与判定标准,每个场景下又细化为多个数据类别及判定规则。
2 最高法:发布6个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
来源:最高法官微
6月12日,最高法发布6个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案例特点包括:贯彻民法典人格权保护条款;聚焦网络信息技术侵权新形式;平衡人格权保护与网络侵权治理;严惩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等四方面。案例1中,行为人擅自发布悬赏广告征集某发展公司违法犯罪线索,侵害该公司名誉,法院判令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案例2、案例3均涉及利用AI技术侵权,行为人在未获取他人许可的前提下,处理他人声音或肖像,法院认定此行为侵害他人人格权;案例4中,涉案账号违规公示陈某信息并号召他人网暴陈某,法院判令共同注册和管理账号的两名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明确网络账号的注册人、使用人应切实承担管理责任。
3 最高法:发布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明确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须担责
来源:最高法官微
6月16日,最高法发布5个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工作重点聚焦制裁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统筹诚信经营和提振消费信心、在网络消费新领域和新问题中树立正确导向三个方面。案例5中,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其预先拟定的有关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协议应使个人充分知情,并自愿、明确作出同意。该APP的基本功能为词汇查询,用户的手机号码并非使用词汇查询功能所必需的信息,故某公司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该APP自动为用户勾选同意隐私政策,未依法保障用户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作出同意;其在用户拒绝同意隐私政策的情况下直接退出,不提供查词服务,属于拒绝提供基本服务;其未向用户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最终判决:某公司删除其收集的马某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向马某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维权合理支出。
News
03 网络游戏
1 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
来源:北京市网信办官微
6月20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办法》共十一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审核质量效率,压缩审核周期,加强对出版国产试点网络游戏的申报辅导;完善版权服务机制,对于引进版游戏合同登记、备案业务,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加强精品创作扶持,组织实施北京市网络游戏精品出版工程,建立网络游戏重点选题库;激励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AIGC等科技与游戏电竞产业深度融合;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引导相关区研究制定新设游戏电竞企业的奖励办法,加大对重点企业引进力度;支持赛事活动举办,推进国际顶级赛事和全国性高水平赛事落地;支持场馆建设运营,支持做好电竞场馆建设立项审批、土地规划、场馆改造等工作服务等内容。
News
04 平台治理
1 国家网信办:发布《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
来源:国家网信办官微
6月2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区分违法和不良信息,其中第22条明确了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种类。《办法》共十条,作为《条例》配套文件,主要是细化《条例》第23条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具体种类、范围、判断标准和提示办法。《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不得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榜单、推荐、精选等处于产品或者服务醒目位置、易引起用户关注的重点环节,呈现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
2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6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包括总则、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和直播营销人员、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五十七条。《办法》在落实平台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对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和直播营销人员等主体的规范。同时《办法》坚持直播电商监管坚持线上线下监管一体化原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反不正当竞争、广告、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价格、合同、知识产权等监督管理职责。网信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内容、网络账号、网络平台等管理职责。
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的专项治理
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微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的专项规范管理措施。此次治理聚焦用户反映较为集中的自动续费“扣费前无提醒”“取消流程复杂”“投诉渠道不畅”等痛点问题,通过规范服务规则如“严控默认勾选”“续费前显著提醒”“设立相关投诉入口”,全面优化互联网电视消费体验,在巩固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互联网电视服务生态。具体而言:一是全面保障用户知情权:严控默认勾选,禁止强制捆绑;二是告别“被动扣费”:续费前显著提醒,消费更可控;三是设立相关投诉入口:诉求直达处理,响应提速。
News
05 知识产权保护
1 江苏省高院:对爱奇艺起诉某短视频APP未经许可传播热剧《狂飙》相关视频侵权纠纷案做出终审判决,爱奇艺获赔3000万元
来源:法治日报官微
近日,江苏省高院对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起诉某短视频APP未经许可传播热剧《狂飙》相关视频侵权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法院审理认为,上述短视频对涉案作品部分内容具有替代性,已超出合理使用范畴,系侵权视频。短视频App通过设置话题及相应内容版块等行为,对其平台上涉及的《狂飙》视频进行了编辑、整理,吸引网络用户关注和浏览,使公众可以通过短视频App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取上述视频,而上述行为均未取得爱奇艺公司的许可,故应认定系对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综合考虑短视频App平台的设置方式、其参与直播分成的事实及涉案作品的知名度,法院认为该短视频App对涉案网络用户利用直播间侵害爱奇艺公司著作权的行为亦构成应知,但却未采取必要措施,应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侵权责任。最终,法院判决该短视频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爱奇艺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3000万元,二审维持原判。
2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首例利用AI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官微
6月12日,北京市首例利用人工智能(AI)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获法院判决支持。该案中被告人4人共谋从互联网平台下载他人美术作品后,使用开源软件生成侵权图片,制成拼图对外销售;经比对,被告人销售的多类拼图图样与张某、刘某某等多名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关键元素一致,属于实质相同,法院认定其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本案中部分美术作品存在借鉴于公有领域素材进行再创作的情况,对于此类作品是否构成演绎作品,销售数额能否全部计入犯罪数额暂无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承办人最终认为“考虑到在此作品中在先作品的比例较大,原创比例较小,故不宜进行刑事比例评估,但可以作为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量”,打破了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对演绎作品刑事保护的空白。
News
06 域外观察
1 英国议会:审议通过《数据(使用和访问)法案》
来源:英国议会官网
近日,英国议会经过多轮的审议和修改后通过《数据(使用和访问)法案》(Data Use and Access Bill,简称DUA法案)。DUA法案是英国政府为现代化数据监管框架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旨在平衡数据创新与隐私保护,并通过推动数据共享促进经济增长。该法案目前等待皇室批准成为议会法律。
2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发布《匿名化入门指南》
来源:PDPC官网
近日,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PDPC)在第63届亚太隐私局(APPA)会议上发布《匿名化入门指南》。《指南》提供了有效匿名化个人数据的五步流程,旨在帮助组织从结构化、文本化和非复杂数据集着手开展匿名化工作。该《指南》概述了匿名化的基本概念,内容涵盖数据环境、删除直接标识符、应用匿名化技术、评估风险和管理重新识别风险等方面。
3 韩国出版文化协会、电子出版协会等:就苹果、谷歌不正当抽取服务费的做法,已超过100家企业表示有意向美国法院提起集体调解
来源:今日韩国官网
近日,韩国出版文化协会、电子出版协会等在美国向苹果、谷歌提起正式诉讼一事,在韩国得到广泛响应。已有超过100家企业表示,就苹果、谷歌的不正当做法,有意向美国法院提起集体调解。这些企业主张,苹果与谷歌凭借在应用商店领域的垄断地位,强制对应用程序内的交易抽取最高达30%的服务费,涉嫌违反美国及韩国的相关法律,要求下调服务费比例,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4 迪士尼公司、环球影业公司:向AI公司Midjourney提起版权侵权诉讼
来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区地方法院官网
6月11日,迪士尼公司联合环球影业公司,对知名AI文生图平台Midjourney提起诉讼,指控Midjourney未经授权将其受版权保护的角色形象用于AI训练数据,利用AI技术生成并传播大量经典角色。起诉书指控Midjourney的侵权行为包括未经授权的复制与训练、直接侵权及间接侵权等。其中,间接侵权是指Midjourney不仅自身侵权,还通过其平台和探索页面,鼓励、展示和传播侵权内容,吸引用户并从中获利,放任用户侵权行为发生。
5 内华达州总检察长:因Youtube算法导致年轻人沉迷,对其提起诉讼
来源:Las Vegas Review Journal官网
6月16日,内华达州总检察长宣布对YouTube及其母公司谷歌和Alphabet提起诉讼,诉讼指出,YouTube无休止地滚动视频列表、算法定位、持续通知、根据“点赞”对内容进行优先级排序以及无效的家长控制,使得年轻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平台上,导致其沉迷;指控称YouTube创建了一个针对内华达州年轻人的“高度成瘾和有害平台”,导致年轻人抑郁、焦虑和负面身体形象。
感谢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廖怀学律师团队提供内容支持。